
从城区到乡镇,再到广袤的农村,身穿红马甲或臂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们,担起“守门员”、“值班员”、“代购员”等职责,为群众的生命健康护航。
据不完全统计,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团委发动了6000多名了志愿者,战斗在抗疫前沿,成为一道最美的“红色风景”。
疫魔降临,凶猛无比。
2020年的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击痛了人们的内心。
1月20日,返乡人员迎来高潮。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接到通知,需组织志愿者到随州南站、随州火车站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。
当即,20多名志愿者奔赴一线,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疫情越来越严重,管控措施逐步升级,需要大量人员下沉社区、村一线。
志愿者们站了出来。
在市委文明办、团市委统一调度下,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团委发动机关、镇村、团体的志愿者,到一线去抗击疫情。
随县各机关、乡镇志愿者纷纷走出家门,广水400多名志愿者分赴一线,曾都招募100多名志愿者下沉社区……
在一线,他们是宣传员,宣讲相关政策及防护知识;也是值班员,守好需要管控的小区、路口;也是统计员,帮助基层干部摸排返乡人员信息,测量群众的体温……
志愿者雷昊,从正月初一开始,开着自己的车奔赴武汉、孝感拉回爱心防护物资,每天跑400多公里,他依然坚持。
卢汶,踩着三轮车把新冠肺炎确诊者送到医院,虽被隔离,他无怨无悔,这是他最正确的抉择。
“农场主”何振永摇身一变成为志愿者,在随县厉山神农购物广场维持秩序,测量体温,他说很快乐。
……
2月15日,大雪纷飞,寒风刺骨。各地的志愿者们仍坚守在一线,穿梭在各社区、各楼栋,成为逆行人群中一股温暖的力量。
疫情就是命令。我市众多志愿者万众一心,迅速投入防控一线,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摸排返乡人员,协助公共区域消杀……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着志愿服务的力量,书写着不平凡的战“疫”故事。
“物资已到孝感。”2月11日,正准备吃午饭的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李冰收到消息,他拎起刚热的包子,和雷昊一同奔赴孝感。
各显神通筹集物资
疫情面前,各种医疗防护物资紧缺。
团市委广泛动员青年企业家、青联委员、少先队辅导员、基层团干部、留学生等社会爱心人士向随州募集资金和医疗物资。
呼吁得到了回应。
中国青基会301万元,中央金融团工委545万、湖北省青基会413万、四川省青基会100万……一笔笔捐款向随州汇集;TFBOYS组合粉丝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约23.2万只,碧桂园集团捐赠消毒水20吨,中国光华基金捐赠400桶消毒液……一批批物资运抵随州。
志愿者们也想方设法,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,募集物资。
李冰通过成都慈善总会募集到10台空气净化器,通过重庆儿童基金会募集到14台呼吸机,从壹基金募集到2万个口罩,还有海外同学辗转从香港送来500套防护服……
由于交通管控,很多物资只能到武汉、孝感等地。李冰便想方设法把物资弄回来。从1月25日开始,李冰来来回回地跑武汉、孝感,再将物资送到各对口的医院、社区。
众多志愿者心系家乡,捐款捐物,为抗击疫情助力。
远在广东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张华义号召原部队战友支援,26名战友筹集1万多元善款,捐赠给了随县安居政府。
志愿者刘丽发动在宁波的随州人为家乡助力,募集资金9万多元,购买口罩、防护服、护目镜等,捐赠给了各个医院。
这样的故事,还有很多,温暖着被疫魔笼罩着的随州。
1月24日,随州交通封闭,交警、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。他们的生活如何保障?
当好群众“后勤部长”
铜锣湾西餐厅的万火箭是名志愿者。大年初一,他主动为部分医护人员免费供餐,并号召其他志愿者参与。
香菇、青菜、鸡蛋……志愿者们纷纷送来物资,还有志愿者前来帮忙择菜、清洗。第一天66份,第二天192份,第三天386份……“疫情面前,我们力所能及的做点事。”他说。
不能上一线,当好后勤保障,成为许多志愿者的心声。
2月6日晚11点,李冰接到武汉同行的电话,称江西援随医疗队中有7人没带棉袄,衣架、水桶、纸尿裤等没有准备。
当即,李冰联系志愿者们,从保安公司募集到7套羊绒棉服,再组织志愿者给江西医疗队购买相关生活用品,第一时间送到了医疗队驻地酒店。
“他们来支援我们,我们要当好他们的‘后勤部长’。”他说。
防控疫情,随州管控措施不断升级,所有小区、村实行封闭管理。
心连心志愿者们自费加油,为群众送生活物资,为医院义务送餐。还建立心理疏导微信群,帮助居家残疾人纾解不安的情绪。
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组建志愿服务队,为群众代购、配送生活物资,打通抗疫防控“最后一米”。
力所能及,义务支援,随州6000多名志愿者战斗在一线,守牢群众生命健康防线。